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7:56    次浏览
上市公司高管的一举一动经常被投资者视为投资信号,重要高管离职往往会带来股价的下跌。2016年第三季度,共有46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董监高的离职信息,这一数据在今年二季度为510家。频繁的公司高层动荡,意味着不安以及改变。特别是董监高的离职,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可能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《证券日报》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查询得知,进入十月份以来,截止到10月19日,两市共有109份关于人事变动的公告刊出,其中,有上市公司多位高管集体辞职。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,进入9月份以来,截至9月13日,A股总计有175家上市公司出现高管离职情况,涉及高管人数达362人。众所周知,在上市公司担任高管,是很多人、特别是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,既能享受荣耀,又能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,可谓名利双收。也正因为如此,上市公司高管走到哪里,都会得到比一般企业高管更高的待遇、受到更热情的接待。所以,很多人都把进入上市公司担任高管作为奋斗的目标之一。那么,近一段时间以来,为什么会出现上市公司高管集体辞职的现象呢?难道上市公司不再是求职者梦寐以求的职业了吗?显然无法用“是”还是“不是”来回答。今天小编带你来看看,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上市公司高管们丢掉“金饭碗”?141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离职从辞职的高管群体所任职务来看,董事、监事、独立董事、董事长皆有。 董监高即董事长、监事及高管,在这里主要将其分类为董事长以及高管人员。一家公司的董事长离职往往意味深远。 在第三季度,有141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离职,占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4.8%。其中一汽轿车(000800.SZ)、凌钢股份(600231.SH)、国机汽车(600335.SH)等在内的11家公司在第三季度各有两位董事长离职,主要原因是原董事长以及代理董事长的离职情况。其中一汽轿车在“违约事件”的同时爆出集体离职事件更是让一汽轿车的未来扑朔迷离。其中,据《证券日报》记者统计,在10月份,共计有8家公司的董事长递交了辞呈,分别是乾照光电、冀东水泥、彰州发展、圣莱达、盾安环境、壹桥海参、华北制药、*ST山水。从辞职频率来看,有部分公司在短期内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(以下简称董监高)密集辞职。那么,董事长辞职的原因有什么呢?上海绿新(002565.SZ)董事长等几名高管集体离职的消息更是引来了深交所问询。因个人原因辞职的:例如,乾照光电在10月份先后发布几则公告称,收到副总经理张永、董事蔡海防、董事长王维勇、董事林晓辉的书面辞职报告。这几人的辞职公告显示,辞职原因皆显示为个人原因。 此外,*ST黑化(600179.SH)的董事长也在受到处罚之后不久提交辞呈。高管变动的另一个可能性就是公司的易主,背负三年“徐翔概念股”的乐通股份(002319.SZ)就是一个例子。还有变更的原因则是董事长被捕。8月上市公司延华智能(002178.SZ)公告称董事长、总裁胡黎明因涉嫌内幕交易、泄露内幕信息被批准逮捕,并辞去公司所有职务。高管辞职的真实原因《证券日报》在10月20日在一篇名为:“10月份两市已发109份高管辞职公告 人事地震背后现三重原因”的文章将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的原因归结为:重大事项、个人原因、工作变动。其实,这三个原因都是上市公司高管辞职最常见、最普通、最惯用的原因。事实上,上市公司高管辞职,原因不只是这些方面。尤其是个人原因,情况可能更复杂,更不是外界所能够了解和知情的。至于为什么会一下子出现这么多高管集体辞职的现象,就更需要做深入的分析和解剖了。 第一:上市公司的生存压力在不断加大 尽管从宏观数据来看,上市公司的效益仍然相对较好,企业的日子似乎也比一般企业好过。但是,从具体企业来看,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。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,已经陷入了困境。严重亏损、资金链断裂、面临退市等。按理,企业陷入困境,要么是采取措施摆脱困境,要么是按相关规定退市。可是,很多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不允许企业退市,要求企业必须把壳保住,甚至会拿出一部分资金和政策来支持企业。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,自然知道企业的问题在哪里,纵然享受到政府的资金和政策,也难免退市的风险。与其占着岗位解决不了问题,不如走人为上。于是,选择了辞职。 第二:监管的力度加大 如果说过去出现亏损,还可以通过做账(包括做假账)、变卖资产、违规操作、政府补贴等手段维持经营的话,现在,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,对上市公司行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特别是不规范行为,将直接与企业高管挂钩。搞不好,就会受到监管纪律的追究。今年以来,已有不少高管因为行为方面的原因受到处理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不如辞职,重新寻找新的就业岗位。毕竟,在上市公司担任过高管,找一份不错的工作难度还是不大的。 第三:企业重组的步伐加快 由于陷入困境的企业较多,而等待上市的企业也很多。如何保住壳资源,又如何加快上市步伐,就成了拟上市企业和上市公司之间谈判的一个重要结合点。一旦重组成功,上市公司高管调整也就在所难免。不仅如此,一些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,也会对企业的经营层和管理层带来影响,引发部分高管辞职。所以,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高管“辞职潮”,与重组步伐加快也是分不开的。特别是董事长更换的,与企业重组的关系更加紧密。 第四:待遇下降 长期以来,待遇好一直是上市公司引以自豪的方面,也是高管能够坚守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但是,随着企业效益的下滑,高管们的收入也在下降,有的甚至已经拿不过其他糊弄的企业。加上有关方面对国企高管薪酬出台了限制措施,一些国企上市公司的高管,也就选择了辞职。由于在上市公司担任过高管,相关的社会资源比较多,因此,高管们谋求一份新的职业还是比较容易的。自然,为了待遇,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高管辞职的现象。董监高离职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,除了直接利空基本面外,对于股价也会产生直接影响。据统计,上市公司高管发布辞职公告当日,共有222家公司的股价有不同程度的下跌。董事长、总经理、董秘是公司高层中的“铁三角”,这三个职位稳定相当于上市公司管理层稳定。无论出于何种理由,上市公司过于频繁地更换高管都将影响公司的经营情况。文章综合自证券日报、界面、 微信公众号tanhaojun1962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告知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